免费在线国产视频,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,欧美a极品极品欧美,欧美久久一区二区

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>市情
            書畫文化篇
              河南是華夏文明的腹地,更是書畫文化的勝地,而濟源古今書畫享有盛名者,也蔚為大觀。

              五代時期的濟源籍畫家荊浩,有“北派山水畫鼻祖”之稱,他的代表作《匡廬圖》,開北派山水畫先河;唐代名相裴休,不僅是禪林名士,其書法更是與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比肩;乾隆皇帝萬機之暇,親自考證韓愈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中的盤谷之所在,留下了珍貴的《歌盤合契》和摩崖石刻,欽定濟源為“名山勝跡”;詩仙李白的唯一存世墨跡《上陽臺帖》,在王屋山寫就,文墨俱佳,堪稱國寶,開國領袖毛澤東對《上陽臺帖》愛不釋手,親自捐贈故宮博物院珍藏;明末清初孟津籍書家“神筆”王鐸,把濟源當做第二故鄉(xiāng),留下了大量與濟源有關的詩文書畫作品;楷書四大家之一的趙孟頫所書的《投龍簡記》,記載了帝王派遣使者到王屋山、濟瀆廟祭山祭水的盛況;沁河東岸的摩崖石刻《鑿開石門記》,早于魏碑200余年,是漢隸向魏碑過度的典型書體,國內僅見;“楷書之祖”鐘繇,卒葬濟源軹城,現(xiàn)存墓冢“鐘翁壘”;唐代楷書大家柳公權所書的《溫府君神道碑》,今存于坡頭鎮(zhèn)左山村……宋徽宗、文征明、陳廷敬、馮玉祥等帝王將相、文人雅士,在這塊土地上也都留下了墨寶,傳下了佳話!?

            ?

            目 錄

            北派之祖說荊浩
            名相亦是書法家
            乾隆御筆考盤谷
            李白王屋留翰墨
            神筆王鐸近鄰緣
            《投龍簡記》識松雪
            《朝元仙仗》論宗元
            《石門》燁燁耀青史
            玉川翰墨氣韻長
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北派之祖說荊浩?

              中國山水畫從五代、兩宋走向成熟。北方山水畫長于大山大水,開圖千里;南方山水畫,善寫局部微觀,別有風味。而被稱為“北派山水畫之祖”的荊浩,正是濟源這塊土地上孕育出的一代宗師。?

              荊浩,字浩然,約生于唐大中四至十年(850~856),卒于五代后唐923~936年間,河內沁水人(河南省濟源市東北,今五龍口鎮(zhèn)王寨村是沁水縣治所在地)。后梁時期因避戰(zhàn)亂,曾隱居于太行山洪谷,故自號“洪谷子”。擅畫山水,常攜筆摹寫山中古松。所作云中山頂,能畫出四面峰巒的雄偉氣勢。他將唐代吳道子的筆描與項容的潑墨技法結合,擴展筆墨描寫山水的能力,創(chuàng)造水暈墨章的表現(xiàn)技法;亦工佛像,曾在汴京雙林寺院作壁畫。?

              在歷代繪畫史籍和著錄書中,記有荊浩作品約五十余幅,其中山水畫占絕大部分,也有少量人物畫。《匡廬圖》是荊浩唯一存世真跡,高185.8厘米,寬106.8厘米,絹本水墨,現(xiàn)藏臺北故宮博物院。?

              《匡廬圖》為全景式山水畫,整體氣勢雄偉,細部刻畫甚精。中峰挺立,崢嶸崔巍,秀拔欲動;兩側而下,群峰競立,如芙蓉初綻;山間飛瀑如練,云氣、屋宇、橋梁、林木,曲折掩映;一派雄奇、壯美、幽深的氣象,使人感受到畫家高超的用筆技巧和寬闊的胸襟。元人韓嶼題詩曰:“翠微深處著軒楹,絕磴懸崖瀑分明。借我扁舟蕩空碧,一壺春酒看云生。”?

              全圖由下而上,由近及遠,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:??

              第一個層次為近景。畫面下端,一泓澗水,一葉扁舟,船夫撐篙正欲靠岸,似乎將觀賞者帶入畫境。由石坡而上,山麓間有屋宇院落,竹籬樹木環(huán)繞,屋后有石徑抱危崖逶迤而上。崖腳煙水蒼茫,有長堤板橋,一人騎馬觀景,悠然自得。??

              第二個層次為中景。兩崖間有飛瀑噴瀉而下,擊石分澗,似聞其聲。一橋橫架于溪澗之巔,兩邊危壁,松柏參差,矗立入云。橋左方有一座林蔭庭院,窗明幾凈。這一層可謂漸入佳境。??

              第三個層次,雖是遠景,卻分外醒目。主峰兀立,兩側煙嵐飄渺,諸峰如屏,相互映照;又一飛瀑如練直下,落入虛空。這一層次是畫中最佳勝境,也是畫家最著力處。??

              觀此畫,仿佛隨著船夫的導游,登上了游覽山中美景的旅程。巍峨主峰為主景,兩疊泉流、兩座屋宇、危棧小橋則是其中幾處精彩的“景點”,而那位騎馬觀景的人物,則把觀者的視野引向畫外任憑浮想的空間。?

              《匡廬圖》在真實感和體積感的追求上取得了重大突破。荊浩自謂:“吳道子有筆而無墨,項容有墨而無筆,吾將采二子之所長,成一家之體。”他將唐代出現(xiàn)的“水暈墨章”畫法進一步推向成熟,筆墨兩得,皴染兼?zhèn)洌瑯酥局袊剿嫷囊淮沃卮笸黄啤K鞯娜笆缴剿瑲鈩菪蹨啠辰缧坶煟苿恿松剿嬜呦蚩涨拔从械娜⑵凇v代評論家對他的藝術成就極為推崇,元代湯垕在《畫鑒》中將其稱為“唐末之冠”。?

              荊浩對山水畫理論發(fā)展也做出了突出貢獻,代表作是《筆法記》。文中假托在神鉦山遇一老翁,在互相問答中闡述了他的一系列山水畫理論觀點,雖然僅僅2000余字,卻是空前的山水畫理論集大成之作。他提出山水畫“圖真”論,?“似者得其形遺其氣,真者氣質俱盛”。針對如何圖真,提出了“六要”原則:“氣者,心隨筆運,取象不惑。韻者,隱跡立形,備儀不俗。思者,刪拔大要,凝想形物。景者,制度時因,搜妙創(chuàng)真。筆者,雖依法則,運轉變通,不質不形,如飛如動。墨者,高低暈淡,品物淺深,文采自然,似非因筆。”他還劃分了“神、妙、奇、巧”四品,批判了“有形、無形”二病。?在歷史上,荊浩第一個對筆、墨作了明確界定,強調了用筆的變化運動感和用墨的韻味天趣,指出“凡筆有四勢,謂筋、肉、骨、氣”,提出了“水暈墨章”:“隨類賦彩,自古有能;如水暈墨章,興我唐代。”用筆與水墨相結合,更有助于表現(xiàn)大自然變化萬千的氣象,極大地拓展了繪畫審美觀,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發(fā)展,??

              荊浩還有一首五律《書山水圖答大愚》:“恣意縱橫掃,峰巒次第成。筆尖寒樹瘦,墨淡野云輕。巖石噴泉窄,山根剄水平。禪房時一展,兼稱苦空情。”“恣意縱橫掃”談的是創(chuàng)作時的心境,只有放松、大膽為之,才能出佳作。“筆尖寒樹瘦,墨淡野云輕。巖石噴泉窄,山根剄水平”,既有優(yōu)美的意境,同時也富含深刻的繪畫心得和哲理。“苦空情”,苦空為佛家語,認為世俗間一切皆苦皆空,荊浩正是借助流連山水、寄情筆墨,表達他遠離塵囂、高懷遠志的思想境界。?

              濟源現(xiàn)存有荊浩墓,在市區(qū)東五公里處的五龍口鎮(zhèn)谷堆頭村,荊浩墓冢高3米,周長15米,墓前有濟源市人民政府1992年10月重修時所立之碑,上刻“中國水墨山水畫大宗師荊浩之墓”。碑陰銘文為當代美術理論家陳摶席所撰。?

              濟源市五龍口景區(qū)曾是當年荊浩寫生處,荊浩的代表作《匡廬圖》就取材于“十里畫廊”的畫屏峰。2000年,景區(qū)內建設了荊浩展館,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陳綬祥為展館撰聯(lián)曰:“筆跡墨痕乃有荊關生氤氳,山景水情還從濟源入圖畫”。? (返回目錄)
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名相亦是書法家?

              裴休(791-864),字公美,唐孟州濟源(今河南省濟源市裴村)人,曾為監(jiān)察御史,宣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(宰相職銜),后罷為宣武軍節(jié)度使,封河東縣子。后歷昭義、河東、鳳翔、荊南四節(jié)度使。?

              裴休作為一代名相,與同時代的柳公權(778-865)同朝為官,在書法上與柳公權是長期的合作者。柳公權在會昌元年(841年)十二月廿八日所書的《玄秘塔碑》,由裴休撰文;裴休僅存的書法名作、大中九年(公元855年)十月十三日所書的《圭峰禪師碑》,裴休撰文并書寫,柳公權篆額。?

              《圭峰禪師碑》,全稱《唐故圭峰定慧禪師傳法碑》,簡稱《圭峰碑》,現(xiàn)存陜西戶縣草堂寺。碑高208厘米、寬93厘米,楷書,36行,每行65字。額高44厘米、寬33厘米,篆書九字“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”。在清末時,此碑曾橫斷兩截,使不少字受損。?

              《圭峰禪師碑》筆法嚴謹工整,結構精密勁緊,取法于歐、柳,型態(tài)較柳書更勁健,書風兼有剛柔,清勁瀟灑,率意天成,法度嚴謹,是晚唐佛寺碑銘精品。歷代對此碑均予以很高評價。《舊唐書》卷一七七載云:“裴休長于書翰,自成筆法。家世奉佛,休尤深于釋典。”宋米芾《海岳名言》評:“裴休率意寫碑,乃有真趣,不陷丑怪。”?金代禮部尚書趙秉文這樣描述此碑:“下馬來尋題壁字,拂塵先讀草堂碑。平生最愛圭峰志,唯有裴公無愧辭。”明王世貞《弇州山人稿》稱裴休書法:“清勁薄灑,大得率更筆意。”清葉昌熾《語石》卷七載:“《圭峰和尚碑》尚存,其書遒緊而無蘊藉,學之易滋流弊。細參之,其運筆之操縱,結體之疏密,與誠懸(即柳公權)昕合無間。達法師(玄秘塔碑)裴撰文,而柳書之。此碑則柳題額而裴書之。兩碑微言奧義,非精于梵乘者不能作。其文固宜出于一手,竊訝裴之書又何以神似柳,既而豁然悟曰:此碑亦裴撰而柳書,特書丹時并題裴疑耳。”?葉昌熾此說有失公允,細按和《圭峰禪師碑》,二者雖然風格相近,但是仔細辨去,其筆畫結體還是有很多明顯差異。裴書結體近方,柳書趨于瘦長;裴書布白停勻,柳書中宮緊勁;裴書時用行書筆意,如“為”、“誰”、“謁”等,柳書則純?yōu)榭ǎ慌釙缜遨歉呱苍斊胶停鴷鴦t如耿直硬漢,鐵骨錚錚。?

              裴休宿信佛教,曾隨圭峰宗密禪師學習華嚴經。宗密為草堂寺高僧,曾經師事澄觀法師,為華嚴宗第五代祖師。宗密凡有著述,裴休都要親自為他寫序,諸如他的《禪源諸詮集》、《華嚴原人論》、《圓覺經》等,皆有裴休之序編于書前。他在《圭峰碑》中說:“休與師于法為昆仲,于義為交友,于恩為善知識,于教為內外護。”兩人間的友情,在佛教史上傳為美談。?

              裴休所書碑碣,現(xiàn)存世者僅見《圭峰定慧禪師碑》。據(jù)《常德市志》載,裴休曾為德山宣鑒禪師住持的常德乾明寺題書“古德禪院”,并有刻石,惜今已不存。?(返回目錄)
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乾隆御筆考盤谷?

              盤谷寺位于濟源市東北克井鎮(zhèn)大社村北的太行山南麓,距市區(qū)15公里,創(chuàng)建于北魏太和三年(公元479年),是豫北最早的寺院之一,現(xiàn)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?

              在寺前的御碑亭中,有一通清乾隆皇帝親筆書寫的御碑《歌盤合契》,刊刻于清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,碑文分為三部分,前為乾隆詩《用韓昌黎盤谷子詩韻明向誤并志今考證也》,中為唐代韓愈的著名散文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,后為乾隆所撰關于刻碑緣由的后記。全文如下:?

              用韓昌黎盤谷子詩韻明向誤并志今考證也?

              韓送李歸盤谷序,其說雄肆非诪張。少小蕓窗為日課,背誦章句熟行行。田盤之谷夙屢駐,意謂此亦太行陽。泉甘土肥草木茂,時看梨棗堆盤筐。題詩每舉韓李事,連篇累牘填書箱。邇來方思或致誤,命訪乃辯柳與楊。濟源誠有盤谷寺,雅宜隱淪避世忙。燕川方口庸假借,天井白水詎混茫。具圖貼說得親歷,始悟向謬慨以慷。已識韓文匪魚魯,更賡韓韻驚豪狂。多年疑案一旦決,逸興頓覺因之昂。獨是曩豈無知者,何不忠告胸中藏。雖然我亦有后語,至于碣石原太行。分疆別界見珠小,奚異數(shù)米于太倉?訂訛游勝總余事,但愿薄海安農桑。?

              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?

              太行之陽有盤谷。盤谷之間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。或曰:“謂其環(huán)兩山之間,故曰盤。”或曰:“是谷也,宅幽而勢阻,隱者之所盤旋。”友人李愿居之。?

              愿之言曰:“人之稱大丈夫者,我知之矣。利澤施于人,名聲昭于時,坐于廟朝,進退百官,而佐天子出令。其在外,則樹旗旄,羅弓矢,武夫前呵,從者塞途;供給之人,各執(zhí)其物,夾道而疾馳。喜有賞,怒有刑。才畯滿前,道古今而譽盛德,入耳而不煩。曲眉豐頰,清聲而便體,秀外而惠中。飄輕裾,翳長袖,粉白黛綠者,列屋而閑居,妒寵而負恃,爭妍而取憐。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,用力于當世者之所為也。吾非惡此而逃之,是有命焉,不可幸而致也。?

              “窮居而野處,升高而望遠,坐茂樹以終日,濯清泉以自潔。采于山,美可茹;釣于水,鮮可食。起居無時,惟適之安。與其有譽于前,孰若無毀于其后;與其有樂于身,孰若無憂于其心。車服不維,刀鋸不加,理亂不知,黜陟不聞。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,我則行之。?

              “伺候于公卿之門,奔走于形勢之途,足將進而趑趄,口將言而囁嚅,處污穢而不羞,觸刑辟而誅戮,僥幸于萬一,老死而后止者,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?”?

              昌黎韓愈,聞其言而壯之,與之酒而為之歌曰:“盤之中,維子之宮。盤之土,可以稼。盤之泉,可濯可沿。盤之阻,誰爭子所?窈而深,廓其有容。繚而曲,如往而復。嗟盤之樂兮,樂且無央。虎豹遠跡兮,蛟龍遁藏。鬼神守護兮,呵禁不祥。飲且食兮壽而康,無不足兮奚所望?膏吾車兮秣吾馬,從子于盤兮,終吾生以徜徉。?

              余既為濟源盤谷考證大書成冊,命豫撫即谷中磨崖泐之。幾暇,復和韓詩。又韓序之刻在濟源者,俗書惡劣,且漫漶不足觀,因并書之,都為一卷,亦令選石鐫其處。此卷及冊即賜盤谷寺裝弇李愿祠中,用識名山勝跡,垂永久焉。乾隆已丑仲夏御筆。”?

              關于此碑,還有一段佳話。?

              唐貞元十七年(公元801年),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有位好友,名李愿,要回故鄉(xiāng)盤谷隱居,韓愈寫下了著名的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。該文清新自然,一改六朝綺麗之風,宋代蘇軾贊曰:“吾謂唐無文章,惟韓退之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而已。”地因文而名,山因人而顯,盤谷也隨之名揚天下。但關于盤谷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卻眾說不一,主要有兩說,一為天津薊縣盤山之盤谷,一為濟源之盤谷。乾隆皇帝經常到盤山游玩,誤認為此處即是李愿隱居之盤谷,后來聽說濟源也有盤谷,心生疑慮,于是命河南巡撫阿思哈親自到濟源盤谷查訪。阿思哈來到盤谷,見到有谷,有寺,有李愿之居,有歷代題刻,盤谷之東有沁水枋口,西有燕川,完全印證了韓愈詩文中對盤谷的描述。阿思哈將所見一一繪制成圖,呈報乾隆。乾隆閱后,疑慮頓解,于是寫下《濟源盤谷考證》,并命人將考證全文在濟源、田盤兩處磨崖刻石。不久,乾隆又步韓愈《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》之韻寫下《用韓昌黎盤谷子詩韻明向誤并志今考證也》一詩。又因濟源盤谷前代所刻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文字漫漶不清,乾隆連同詩文重新親筆書寫,遂成今天看到的《歌盤合契》。在《歌盤合契》的后記中,乾隆盛贊盤谷為“名山勝跡”。?

              在盤谷寺后的磨臍山上,還有一摩崖石刻,就是乾隆親筆書寫的《濟源盤谷考證》:?

              “讀書所以明理、修身、制事也。陶淵明好讀書而不求甚解,余以為在淵明則可,在他人則不可。彼其高尚避世,理有所不必明,身有所不屑修,事有所不足制,故可耳。若予之讀書,凡涉疑必求解其疑而后已,此或有合于韓昌黎解惑之說乎!?

              昌黎之送李愿歸盤谷也,其事本在濟源,只以盤山亦有盤谷,而太行實為天下之脊,西南發(fā)昆侖,東北走遼海。盤山亦在太行之陽也,故予向居田盤,每假借用之,而昌黎詩中所云燕川、枋口又雅合田盤之境。然無以證其實,終屬疑似,且不知濟源之果有盤谷否也。因命豫撫阿思哈親至其地訪焉,至則若谷、若寺、若李愿之居、若韓愈之文之刻于石者,一一詳繪以進。于是,憬然悟曰:盤谷實在濟源而不在田盤,予向之假借用之者,誤也。豈惟予誤,蔣溥等之輯《盤山志》二三其說而未歸一是者,非不明于學則有所盲從,亦誤也。?

              夫古人事跡,亦何系于今時,而有如適所之者,則予不惟憬然悟,而且惕然懼矣。予故曰:陶淵明之不求甚解,在彼則可,在他人則不可,而在為人君者益不可!?

              因書其事,命于濟源、田盤磨崖兩泐之。”?

              在寫畢《濟源盤谷考證》和《歌盤合契》后,乾隆仍對此事念念不忘,意猶未盡,復有《題盤谷寺》七律一首:?

              乘閑策馬款禪扉,流麗千林揚曉輝。?

              鋪谷輕煙白如絮,落崖飛瀑響于徽。?

              寺猶法性風幡動,室豈維摩花雨霏。?

              不是濟源經考證,至今假藉未知非。?

              乾隆皇帝作為大清的最高統(tǒng)治者,當是一言九鼎,但他卻能通過考證盤谷的切實所在,公開改正自己的錯誤,這是需要勇氣的,更是蘊含深意的。其目的是要以此警惕臣工,凡事必求其解,切不可模棱兩可。為學如此,為政更需如此,所以他在朝務忙碌之余,嚴密考證,親自為文,可謂用心良苦。清代乾隆、嘉慶年間,一大批學者本著實事求是的考證精神,在音韻、訓詁、碑志等領域作出了巨大成就,形成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“乾嘉學派”,這與乾隆皇帝的親身考證是不無關系的。?

              乾隆書法,真、草、篆、隸、行諸體皆能,以行草書為主。他曾臨寫過數(shù)百種法書名帖,下過很深的臨寫工夫,最崇尚和鐘愛元代趙孟頫書法。《歌盤合契》為其五十八歲盛年之作,是他書風成熟時期的典型風格,字體稍長,行書中兼有楷書、草書筆意,點畫圓潤均勻,結體婉轉流暢,整體看去如行云流水,流暢飄逸而不失王者風范,但是缺少變化和韻味,顯得比較平淡。?

              濟源盤谷,因李愿歸隱、韓愈作文而名揚天下,更因乾隆的詩文和墨寶,增添了文化內涵而久負盛名。?(返回目錄)


              李白王屋留翰墨?

              世人皆知李白詩名,但知道李白善書的人卻不多;世人多知李白有《上陽臺帖》,但知道李白《上陽臺帖》作于濟源王屋山的卻更少。?

              唐開元十三年(725年),李白二十五歲,渴望鯤鵬展翅,鷹擊長空,“仗劍去國,辭親遠游”。出蜀,游三峽,至江陵,遇道士司馬承禎。李白對司馬承禎極為景仰,當即作《大鵬遇希有鳥賦》,詩人以大鵬鳥自喻,更稱贊司馬承禎是希有鳥。司馬承禎對李白也極為贊賞,稱其“仙風道骨,可與神游八極之表”。?

              李白激情滿懷地叩開了長安的森嚴宮門。但是,自認為有經天緯地之才的李白,卻懵然不知官場的詭譎和政治斗爭的險惡,在長安不到兩年,屢遭誹謗和讒言,于是請辭,唐玄宗順水推舟“賜金還山”。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!”李白再次投入大自然的懷抱。?

              天寶三年(公元744年),“詩仙”李白與“詩圣”杜甫在洛陽相見,與高適等結伴同游王屋山,登上王屋山華蓋峰南麓的陽臺宮,揮毫寫下了流傳千古的《上陽臺帖》:?

              “山高水長,物象千萬,非有老筆,清壯何窮!十八日上陽臺書,太白。”?

              《上陽臺帖》為紙本,縱28.5cm,橫38.1cm,雖然不足一尺見方,卻如行云流水,真氣彌滿。通篇看去,一如李白詩篇奔放揮灑,出神入化,筆墨酣暢,氣概超邁。?

              歷代名家、典籍,都對李白書法和《上陽臺帖》予以極高評價。《宣和書譜》載:“白嘗作行書,字畫尤飄逸。”?宋黃庭堅《山谷題跋》評李白的詩與書云:“及觀其稿書,大類其詩,彌使人遠想慨然。白在開元、至德間,不以能書傳,今其行、草殊不減古人。”?元代鄭杓《衍極》卷下之《古學篇》說:“太白得無法之法,子美以意行之。言其雖不專意于書法,而能得書法之神妙。細品此帖,筆法超放,如游龍翔鳳,迅如奔雷,疾如掣電,出規(guī)入矩,飛舞自得。與其瀟灑奔放、豪邁俊逸之人品詩風相為表里。”清人周星蓮《臨池管見》說太白書“新鮮秀活,呼吸清淑,擺脫塵凡,飄飄乎有仙氣。”?

              在《上陽臺帖》的題跋中,我們也能看出后人對他的高度評價。宋徽宗趙佶跋文:“太白嘗作行書‘乘興踏月,西入酒家,可覺人物兩望,身在世外’?一帖,字畫飄逸,豪氣雄健,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。”?元代張晏跋曰:“謫仙書法傳世絕少,嘗云:歐、虞、褚、陸真奴書耳。自以流出于胸中,非若他人積習可到。觀其飄飄然有凌云之態(tài),高出塵寰,得物外之妙。嘗遍觀晉、唐法帖,而忽展此書,不覺令人清爽。當時沉香亭待醉、高力士脫鞋,宜矣。”元代書法家歐陽玄題詩云:“唐家公子錦袍仙,文采風流六百年。不見屋梁明月色,空余翰墨化云煙。”元代學者杜本曰:“太白之書何如長史,然豪雄渾壯,固不異也。”乾隆皇帝說:“觀其筆氣豪逸,非他人所能贗托。”?

              《上陽臺帖》為曠世墨寶,流傳有序,引首有清高宗弘歷楷書題“青蓮逸翰”四字,正文右上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“唐李太白上陽臺”七字。帖本各處有南宋宗室趙孟堅、南宋權臣賈似道、元代張晏、明代鑒藏家項元汴、清乾隆皇帝、清代鑒賞家梁清標、安岐等多人的鑒藏印章。清代乾隆、嘉慶年間宮廷編纂的大型文獻《石渠寶笈》有著錄。?

              1911年清帝遜位,溥儀兄弟將《上陽臺帖》攜出宮外,多次轉手。1937年,為了保住國寶不流出外境,張伯駒以六萬銀元重金購得。1956年,張伯駒轉呈毛澤東。1958年,毛澤東轉交故宮博物院珍藏。?

              《上陽臺帖》已歷1200余年,而愈加寶貴。?(返回目錄)
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神筆王鐸近鄰緣?

              王鐸(1592—1652年),明末清初大臣,書畫家,字覺斯,孟津(今河南孟津)人。天啟二年(1622年)進士,入翰林院庶吉士,累擢禮部尚書。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,崇禎帝殉國于景山,馬士英等在南京擁立福王,王鐸為東閣大學士。清朝入關后被授予禮部尚書、弘文院學士,加太子少保,于永歷六年(1652年)病逝故里,享年六十一歲,謚文安。?

              王鐸擅長行草,筆法大氣,勁健灑脫,淋漓痛快,出規(guī)入矩,張弛有度,流轉自如,力道千鈞,世稱“神筆王鐸”。與董其昌齊名,有“南董北王”之稱。戴明皋在《王鐸草書詩卷跋》中說:“元章(米芾)狂草尤講法,覺斯則全講勢,魏晉之風軌掃地矣,然風檣陣馬,殊快人意,魄力之大,非趙、董輩所能及也。”世人有“后王(王鐸)勝先王(王羲之)”之譽。?

              孟津與濟源隔黃河相望,王鐸早年曾多次游歷王屋山,王鐸的老師吳應舉是濟源送莊(1982年劃入洛陽市吉利區(qū))人,因此緣故,王鐸在濟源留下了大量墨寶。王鐸的《明隱君吳養(yǎng)充先生并孺人張氏墓表》(簡稱《吳養(yǎng)充墓表》)書于明萬歷四十七年(1619年),是王鐸應其老師吳應舉之請,為吳父書寫的墓志銘,共27行,1000余字,由王鐸好友張鳳翔撰文。王鐸時年28歲,尚未中進士,是存世最早的作品。現(xiàn)存濟源市博物館。碑文中多處反映出與濟源有關的信息:?

              “若余門孝廉吳應舉者,其先隱君似之。隱君諱斗,字養(yǎng)充,先世三晉之洪洞人。始祖整避紅巾之難,始遷天中之濟源,稍移金鵝里,遂家焉。”?

              “適白坡市,遇道泣者,袒而示之背,知其為巨姓所笞也。”?

              “隱君配張氏,乃南陳張旅之女也。”?

              文中金鵝、白坡、南陳,均為濟源地名,現(xiàn)在均劃歸洛陽市吉利區(qū)。?

              王鐸與吳應舉時相唱和,有《明自書至寄懷》曰:?

              年少河邊問典墳,送莊登眺對斜曛。?

              雖然花徑迷紅樹,每憶山齋想白云。?

              錦石自宜麋鹿臥,野鷗誤入鳳鸞群。?

              寄書好悟深巖里,夏澗秋濤總為君。?

              王鐸與濟源有關的另一個重要書跡是《黃公王屋青陽山莊五律十首》。該冊為王鐸中年行書代表作,自書律詩十首,載于王鐸《擬山園初集·五律卷十》。此帖共九十三行,四百八十九字。紙本,冊頁,有烏絲界欄,現(xiàn)藏于故宮博物院。書于崇禎七年(1634年)甲戌九月,是年王鐸四十二歲。?

              在詩前小序中,王鐸開宗明義寫道:“黃公王屋青陽山莊奇峭幽邃,筑西堂,題十首。”?王屋山是道教名山,王鐸在《黃公王屋青陽山莊五律十首》中多次提及與道教有關的信息。?

              王鐸最為擅長的是行草書,但《黃公王屋青陽山莊五律十首》是要用來刻石的,所以以正體書寫,以求莊重,易于識讀,但又不全用楷書,加入行草筆意,以求靈動飄逸。整體看去,筆法嫻熟精到,用筆起止有度,收放自如,可謂游刃有余、悠悠不迫。點畫方圓并施,峻拔遒勁,圓筆渾樸沉厚,方筆剛健峻峭。字的大小變化不大,寬窄疏密、橫斜正側基本遵循漢字字形的自身特征,自然天成。字勢多向右上傾斜,跌宕險絕。總體看來,此冊端莊典雅,諸法兼?zhèn)洌m合作為范本臨摹學習。?

              ???

              《王屋圖詩卷》也是王鐸關于濟源的重要作品,現(xiàn)藏于天津博物館。王鐸由明入清,人多詬病,雖身為清廷新貴,但內心非常痛苦郁悶,所以在京中仍然牽掛故里的王屋山色,時有歸隱之想。《王屋圖詩卷》就是王鐸降清后第四年在京中寓所作《王屋山居圖》時所書,是他排遣積郁的寫照,即所謂“有動于中”、“發(fā)之于書”(錢謙益《王鐸墓志銘》語)。此卷草書用墨蒼潤,行筆峻爽遒勁,布白參差錯落,縱逸之中含有穩(wěn)健,沉郁之中富有靈性,從中可以看出他集數(shù)十年的功力,融會“二王”、李北海、顏真卿、懷素、黃庭堅、米芾、趙孟頫于一爐的化境,可謂是“風檣陣馬,筆走龍蛇”。?

              《王屋圖詩卷》?有詩八首,其中前二首分別為:?

              《送自玉》:六載宅頻移,汝歸不必悲。笙鏞俱歇處,哭泣獨存時。有鹿堪為伴,河淡不可期。微官終代謝,村酒帶品籬。?

              《自玉歸寄題王屋解嘲》:云峰久與別,薄祿復燕都。落日空原上,幽山似怨吾。花林春事早,魚浦興情孤。寄語西王屋,茗華舉舉無。人事多遺慮,終朝獨靜吟。敢言巢父逸,空負食牛心。伊洛風塵擾,衣裳蟣虱侵。火山與瘴土,翻覺林深遠。?

              《王屋圖詩卷》所贈送的對象王自玉,濟源人,與王鐸同朝為官。自玉歸故里,王鐸不能同歸,賦詩相送,“有鹿堪為伴”、“村酒帶品籬”、“敢言巢父逸,空負食牛心”,表達了對遠離塵囂、寄興山林的向往。?

              王鐸詠濟源的詩作還有《紫微宮》、《龍?zhí)端隆贰ⅰ稘幢焙M蹯簟返取倪@些作品不難看出,王鐸其實是把濟源、把王屋山,同樣作為他的故里,來熱愛,來歌詠。?(返回目錄)

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《投龍簡記》識松雪?

              濟源濟瀆廟內存藏的眾多碑刻,內容廣泛,有祭文、圣旨、詔書、銘文、游記、序言等。趙孟頫所書的《投龍簡記》就是其中的佳作。碑文如下:?

              “今上御極之初,勵精庶政,事神治人,誠明殫盡,中外大和。皇太后母儀懿恭,思齊內治。惟皇帝嗣大歷服,載稽舊章,乃孟夏壬寅朔,命特進上卿玄教大宗師、志道弘教沖玄仁靖大真人張留孫等,建周天大醮于南城長春宮,列位二千四百,領天下羽士余千人,薦科宣儀,禮於上真,凡七晝夜已。?

              皇帝皇太后復命集賢司直奉訓大夫臣周應極,洞玄明德法師崇真、萬壽宮提舉臣陳日新,乘傳封香,奉玉符簡、黃金龍各二,詣濟瀆清源善濟王廟、天壇王母洞投沉□□□焉。?

              應極等以六月乙巳至濟源祠,肅恭苾芬,陳蕆醮禮。翼日丙午昧爽致□□命藏龍簡于濟淵,水清可鑒。是夜,天大雷電以風沛然下雨,田疇枯槁,頓為沾足。越三日己酉,至天壇紫微宮,如濟禮。明日,登壇扣王母洞投送,禮成而退。時天氣清朗,日呈五色,回未及山麓而云起自洞后,雷雨隨至。前一日,抵紫微宮,雷雨亦如之。?

              其守土與祀事之臣,懷孟路總管府判官郭甫,孟州判官韓樂,濟源縣令王伯翼等,咸請曰:皇帝在昔龍潛,而懷孟實湯沐之邑。今茲飛龍在天,光烈如此,首有事于天壇濟源,而山川之靈感若是,不有紀勒,何以昭示于后?勉臣記其事,臣奉命此來,不敢以不敏謝,謹書以授之。至大辛亥夏六月,臣周應極頓首謹記;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臣趙孟頫書;嘉議大夫禮部尚書臣郭貫篆額。?

              延祐元年,青龍甲寅,八月壬午朔,通議大夫懷孟路總管、兼管諸軍奧魯管內勤農事臣弭禮立石。玉川張?zhí)斓v刊。”?

              該碑刊刻于元代延祐元年(1314年),記述欽差大臣周應極等人于元仁宗登基不久,奉命到濟源來祭水、祭天的情況。元仁宗登基之后,勵精圖治,“中外大和”,命“集賢司直奉訓大夫臣周應極,洞玄明德法師崇真、萬壽宮提舉陳日新,捧玉符簡、黃金龍各二,詣濟瀆清源善濟王廟、天壇王母洞投沉。”?古代帝王祭祀山川,慣用“沉埋”形式。“沉”是投于水中,“埋”是埋于“坎”中;祭山用“埋”,祭水用“沉”。周應極等人于六月乙巳日來到濟瀆廟,整肅衣冠,設醮祭祀。第二天,將一對玉符簡、黃金龍投于濟水之源。當天晚上,就出現(xiàn)了靈應的現(xiàn)象,“是夜,天大雷電,以風沛然下雨,田疇枯槁,頓為沾足。”三天之后,一行人等來到王屋山紫微宮,也象在濟瀆廟那樣舉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動。第二天,登上天壇,至王母洞將另一對玉符簡、黃金龍投于洞中,依然得到上天感應,“時天氣清朗,日呈五色,回未及山麓,而云起自洞后,雷雨隨至。”歸來后周應極撰文以紀此事,并請時任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的趙孟頫書寫了這通碑文。?

              趙孟頫(1254—1322),字子昂,號松雪、松雪道人,又號水精宮道人、鷗波,中年曾作孟俯,吳興(今浙江湖州)人。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,秦王德芳之后。歷仕兵部郎中、集賢直學士、濟南路總管、翰林侍讀學士、集賢侍講學士、中奉大夫、翰林學士承旨、榮祿大夫等,官居一品,名滿天下。?

              趙孟頫博學多才,能詩善文,懂經濟,工書法,精繪藝,擅金石,通律呂,解鑒賞。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,開創(chuàng)元代新畫風,被稱為“元人冠冕”。善篆、隸、真、行、草書,尤以楷、行書著稱于世,其書風遒媚秀逸,結體嚴整,筆法圓熟,世稱“趙體”。《元史》本傳講,“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,遂以書名天下”。元鮮于樞《困學齋集》稱:“子昂篆,隸、真、行、顛草為當代第一,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。”趙孟頫與顏真卿、柳公權、歐陽詢并稱為“楷書四大家”。鑒于趙孟頫的突出成就,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(huán)形山,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。?

              《投龍簡記》是趙孟頻晚年作品,筆意安閑,氣韻清新,通篇行楷結合,方圓兼?zhèn)洌w態(tài)優(yōu)雅,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。?(返回目錄)
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????《朝元仙仗》論宗元?

              武宗元是北宋著名畫家,初名宗道,字總之。出身于仕宦之家,官至虞部員外郎。生年不詳,卒于1050年。出生地記載不一,《濟源縣志》記載,武宗元是“河清白波人”,但多數(shù)出版物將其記為“河南白波人”,并注釋為“今河南孟津”。唐宋時期,濟源現(xiàn)域設濟源、王屋、河清三縣,其中河清縣治宋開寶元年(968年)移至白波鎮(zhèn)。按照記述歷史人物以現(xiàn)政區(qū)為前提的一般慣例,武宗元應為濟源人。?

              武宗元師承唐代畫圣吳道子,擅畫佛道鬼神,十七歲就到北邙山老子廟畫壁畫。景德末年(1007年),宋真宗營建玉清昭應宮,招募畫工繪制壁畫,從三千名畫工中選出百人,分為二部,武宗元和王拙分任左、右部之長,共同主持玉清昭應宮壁畫繪制。此后,武曾在開封、洛陽等地的寺觀畫過大量壁畫。相傳他默記能力極強,在洛陽上清宮畫三十六天帝,將其中的赤明陽和天帝畫成宋太宗,宋真宗視察時認出是先帝,驚異萬分,遂設幾案焚香跪拜。他還繪制了龍興寺、嵩岳廟、藏經寺、天封觀等寺觀壁畫,可惜今已不復存在。現(xiàn)在能見到的只有一幅《朝元仙仗圖》。?

              《朝元仙仗圖》為壁畫稿本,真跡系絹本白描,現(xiàn)藏地有二說,一說美籍華人王季遷先生家藏,一說臺灣故宮博物院。據(jù)臺灣媒體報道,2002年臺灣舉辦畫展,其中就有《朝元仙仗圖》,觀者甚眾。此圖描繪的是道教的帝君前往朝謁天上最高統(tǒng)治者的隊仗行列,畫有東華、南極兩位帝君,其他有真人、仙伯、金童、玉女、神將、力士等部眾,共有神仙八十八人。所繪人物神采飛揚,衣紋稠密重疊,線條流暢飛動,衣袂飄舉悠揚,大有“吳帶當風”的遺韻。畫雖為粉水白描,不施色彩,卻有五彩繽紛、絢麗多姿的感覺,讓人感覺到仙人在空中徐徐行進的動感。此畫人物臉形的圓胖、衣紋的粗簡與線條的節(jié)奏,確有唐代壁畫的遺風,所以宋人張子韶曾題跋稱它為吳道子真跡。后經元代畫家趙孟頫鑒定,才定為武宗元所作。元人在《古今畫鑒》中稱武宗元“人物行筆如流水,神采活動。嘗見《朝元仙仗圖》,作五帝君,部徒服御,眉目顧盼一如生,前輩甚稱賞之”。鑒定家徐邦達認為,此卷有“東華、南極”二帝,尚缺“北真、西靈”二帝,認為其卷還缺一半,并據(jù)此證明此卷是玉清昭應宮的壁畫副本小樣,而非正本。沈從文先生認為,敦煌壁畫中天仙龍女頭上多雙鬟上聳,珠鈿累累,和《仙仗圖》十分相似,因此武宗元《朝元仙仗圖》“必本于盛唐壁畫而作”。?(返回目錄)

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《石門》燁燁耀青史?

              濟源最早的書法遺存,是1969年修建引沁濟蟒渠期間,在沁河電站北出口處的石崖上,發(fā)現(xiàn)的三國時期摩崖石刻《鑿開石門記》。?

              該石刻位于濟源與晉城交界處沁河東岸的一處斷崖崖壁上,距離河面約百米左右。碑刻高約0.7米,寬約0.6米,共9行95字。碑文如下:?

              “正始五年十月廿五日,督治道郎中上黨司徒悌、監(jiān)作吏司徒從掾位下曲陽吳放,督將師匠兵徒千余人,通治步道,作偏橋閣,鑿開石門一所,高一丈八尺,廣九尺,長二丈。都匠木工司馬陳留成有,當部匠軍司馬河東魏通,開石門師河內司馬羌。”?

              碑文記敘的是:曹魏齊王曹芳正始五年十月,交通官(督治道郎中)司徒悌和副官(監(jiān)作吏司徒從掾位;“掾”即佐助的意思,后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)吳放,率領能工巧匠和兵士千余人,修通沁河棧道,鑿開石門一所。?

              碑刻中所載有名姓的五人,在有關史料中都可以找到。司徒悌是上黨人,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市高平縣。吳放是下曲陽人,治所在今河北晉州市鼓城村附近。司馬成有是陳留人,在今開封市境內。司馬魏通是河東人,在今山西運城、臨汾一帶。司馬羌是河內人,當為魏國大都督司馬懿同族。漢高帝二年置河內郡,司馬懿為河內溫縣人。?

              銘文字體風格,既有隸書意味,又有向楷書過渡的特征,兼有魏碑的率意和古樸。其結體外輪廓趨于正方,部分字形根據(jù)筆畫多寡仍用扁方,但已經和正統(tǒng)的漢隸拉開了距離。筆畫粗細變化不大,多用直筆,捺筆仍有明顯的波挑,顯示從隸書進化的痕跡。個別字的處理,甚見趣味,如“九”字全用曲筆,在直筆線條中顯得分外搶眼;再如“治”、“督”、“橋”,上小下大,質樸端莊,頗見拙趣。?

              《鑿開石門記》,對研究曹魏時期的政治、軍事、地理、交通,以及當時的書風書體,都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。?(返回目錄)
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玉川翰墨氣韻長?

              濟源山水好,王屋天下名。優(yōu)越的地理位置、豐厚的文化積淀、秀美的山川風物,為書畫文化的繁榮創(chuàng)造了溫床。這塊土壤不僅孕育了一大批書畫名家,同時也吸引眾多文人墨客徜徉濟源山水,圖寫玉川風物,留下了許多書畫藝術瑰寶。漫步濟源,宮觀廟宇、文物古跡隨處可見,碑碣題銘、翰墨書畫,俯拾皆是。?

              鐘繇墓葬(東漢)?

              在濟源市軹城鎮(zhèn)中王村,有漢末書法名家鐘繇墓遺址。后人稱此地為鐘王村,又稱鐘公壘、鐘翁鎮(zhèn),后訛為中王村。?

              鐘繇(151-230),字元常,潁川長社(今河南長葛縣東)人。舉孝廉為郎,魏明帝時任太傅,人稱鐘太傅。他開創(chuàng)了由隸入楷的書法新貌,后人稱為“楷書之祖”,與張芝、王羲之齊名,并稱“鐘張”、“鐘王”。代表作有《宣示表》、《賀捷表》、《薦季直表》等。《書法正傳》云:“鐘繇書法,高古純樸,超妙入神。”唐張懷瓘《書斷》稱他:“真書絕妙,乃過于師,剛柔備焉。點畫之間,多有異趣,可謂幽深無際,古雅有余,秦漢以來,一人而已。”?

              據(jù)傳鐘繇曾屯兵于濟源,見此地山水形勝,囑隨從以此地為塋。鐘繇墓古狀態(tài)無考,現(xiàn)存墓冢高約9米,周長160米,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,圓形平頂,夯土堅實,灌木叢生。鐘繇墓左右分別為其長子車騎將軍鐘毓墓、次子司徒鐘會墓、三子列侯鐘劭墓,其中兩墓已夷為平地。1936年有“車騎將軍印”出土。?

              元萇墓志(北魏)?

              《元萇墓志》全稱為《魏故侍中鎮(zhèn)北大將軍定州刺史松滋成公元君墓志銘》,刻于北魏熙平二年(公元517年)。志石高、寬各79厘米,楷書,計26行,滿行26字,共664字,青石質,有界格。書刻皆精,刀法細膩,刀口清晰,保存完好。風格遒麗華滋,端莊豐腴;用筆方圓兼?zhèn)洌€形明朗,起收有度,轉折兼用;結體茂密嚴謹,因字成形,重心沉穩(wěn);形端神奕,落落大方,頗具廟堂之氣。其書風與同一時期的“邙山體”風格相一致,顯示出尚雅重法的總體趨勢,與平城時期的北魏楷書相比,由質變文,由樸變精,由拙變巧,由俗變雅,走向了高度成熟,代表了當時主流書風的審美取向。志主元萇,太祖平文皇帝(郁律)六世孫,高涼王孤之玄孫,?“歷奉五帝,內任腹心,外藩維捍”,南征北戰(zhàn),功勛卓著。2002年春在濟源市出土,后被河南省博物院收藏。?

              老君石像碑(唐代)?

              《太上老君石像碑》,立于唐垂拱元年(公元685年),李審幾撰文,沮渠智烈書丹,碑文30行,行56字,現(xiàn)存于奉仙觀。弘道元年(683年)十二月四日,唐高宗李治逝世。此碑乃當時祖籍隴西、客居濟源一帶的唐朝李氏宗姓李儒意等二百五十人感念皇恩,為追述唐高宗功德而立的碑,陰刻老子及二真人像。這次立碑活動,同時也是李唐宗姓一次重要集會,反映了當時武則天與李唐宗姓之間的尖銳矛盾。碑文用六朝駢體文寫就,大量引用典故,文藻綺麗。清代著名金石學家葉昌熾《語石》中稱贊此碑“文章宏瞻,書法遒美,為唐代道教碑碣之冠”。?楊守敬《評碑記》云:“初唐人多鋒芒峭厲之作,此漸趨圓美,雖氣骨不敵,而古穆可愛。”?

              柳公權溫佶墓道碑(唐代)?

              《溫府君神道碑》,現(xiàn)存于濟源市坡頭鎮(zhèn)左山村。碑通高4.73米,寬1.26米,厚0.38米。刊刻于唐大和七年(833年),六螭碑首,巨形龜趺碑座。篆額“唐故太常丞贈諫議大夫溫府君神道碑”。?此碑乃唐代名臣溫造為紀念其父溫佶功德而立。該碑下半部分因風化已漫患不清,撰文與書丹人姓名皆不可識讀。據(jù)殘存官職稱謂并查對史料,推定此碑乃唐代名相牛僧儒撰文,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丹。?

              文征明《玉川圖》(明代)?

              玉川是濟源的代稱。文征明《玉川圖》為立軸,紙本設色,縱132厘米,橫34厘米,遼寧省博物館藏。以遠山橫亙、平灘雜樹作遠景;中景則畫懸崖巨峰,江帆碧水;近景布置繁密,山石樹木間屋舍儼然,板橋溪水,靜中有動。全畫布局精巧,用筆細謹,有工秀清蒼之美。?

              濟瀆廟還留存有一塊文征明七律詩碑,刊刻其自撰七律一首。用筆龍飛鳳舞,遒勁有力,渾然天成,是文征明書法成熟時期的典型風格。?

              劉松年《盧仝烹茶圖》(宋代)?

              古代畫家多喜以盧仝烹茶題材入畫,著名的有宋代劉松年的《盧仝烹茶圖》、元代錢選的《盧仝烹茶圖》、明代丁云鵬的《玉川子煮茶圖》、清代唐寅的《盧仝煎茶圖》等。其中以劉松年為最早。?

              劉松年(約1155-1218),南宋孝宗、光宗、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。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畫學李唐,畫風筆精墨妙,山水畫風格繼承董源、巨然,清麗嚴謹,著色妍麗典雅,與李唐、馬遠、夏圭合稱為“南宋四大家”。??

              劉松年《盧仝烹茶圖》,清代陸廷燦《續(xù)茶經·茶之圖》列入。為現(xiàn)存?zhèn)魇滥甏钸h的盧仝煮茶繪畫作品,絹本,著色,故宮博物院收藏。該畫生動地描繪了盧仝烹茶情景。畫面上山石瘦削,松槐交錯,幽篁搖曳,環(huán)抱茅屋,屋內盧仝擁書而坐,赤腳女婢執(zhí)扇烹茶,長須男仆肩壺汲泉。?

              盤谷李愿入畫卷(明代)?

              韓愈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為歷代文人所鐘愛,也被書畫家多次圖寫,傳世可見者有趙孟頫、鮮于樞、文伯仁、王寵、八大山人等。董其昌的《送李愿歸盤谷序書畫合璧圖》是其中難得的佳作。?

              董其昌(1555—1636),是明代后期著名畫家、書法家。此卷為絹本,前繪有一圖,后為韓愈文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,卷末記曰:“每至暮春稧日寫《蘭亭敘》一通,今日舟次泖上,撿篋中得烏絲唐牋,但可作行楷,遂書此序。自正月至今,兩都士大夫未得黜幽之期,群飛刾天,黑風□蕩,人人自危。安知有黜陟不聞之樂乎?此時書《盤谷序》,較勝《蘭亭》多矣。”?

              明代畫家文伯仁的《李愿歸盤谷圖》也頗有可觀處。文伯仁是明代大書畫家文征明的侄子。《李愿歸盤谷圖》作于1570年,是文伯仁晚年的作品。文伯仁以高潔的李愿比喻回鄉(xiāng)隱居的友人季重,并以理想的隱居地盤谷比喻其居所。他將文征明結構繁復的圖式,向更精致嚴密的方向發(fā)展,以工細的用筆、淺淡的敷色、別出心裁的構圖,表現(xiàn)郁茂清幽的山林勝景,散發(fā)出文派作品特有的雅淡氣質。?

              金農玉川寄深情(清代)?

              金農是清代揚州畫派的領袖,詩、書、畫俱佳,有“三絕”之稱。曾游歷濟源,留下了與濟源有關的詩、書、畫作品。他的《游天壇值雪》這樣寫道:“璇房瓊室路幽微,晨降云軿萬玉妃。記取年年石幢側,仙人剪水作花飛。”?

              金農《玉川子烹茶圖》冊頁,故宮博物院藏,作于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,縱14.3厘米,橫3l厘米。款書“玉川先生煎茶圖,宋人摹本也。昔耶居士。”畫盧仝蕉林中執(zhí)扇對鼎煮茶,一婢赤腳,就旁近泉中汲水。?

              金農《玉川子嗜茶帖》曰:“玉川子嗜茶,見其所賦茶歌,劉松年畫此,所謂破屋數(shù)間,一婢赤腳舉扇向火。竹爐之湯未熟,長須之奴復負大瓢出汲。玉川子方倚案而坐,側耳松風,以俟七碗之入口,可謂妙于畫者矣。茶未易烹也,予常見《茶經》、《水品》,又嘗受其法于高人,始知人之烹茶率皆漫浪,而真知其味者不多見也。嗚呼,安得如玉川子者與之談斯事哉!”??(返回目錄)

            掃一掃
            在手機上打開當前頁面